乒乓球学习资料(一):器材
作为乒乓球爱好者,早就想建一个乒乓球学习的资料库了!这样可以方便自己日后查询,真正做到人在家中躺,球技心中涨。但作为我国普及率最高的球类运动之一,网上各类教程非常多!因此这个系列主要方式是转载或总结我看到的优秀教学资料。出处都会在文章开头注明。下面,我们就开始吧!
参考资料:https://www.zhihu.com/tardis/zm/art/555852779
零、前言
如果是其他的球类,开篇一般都会从标准动作开始。然而乒乓球这项运动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旋转,以及器材不同带来球的旋转差异。不同的底板,胶皮以及它们的排列组合,导致了这项运动的打法千差万别。(不吐不快:最近几年国际乒联的连续改革,弱化了乒乓球的旋转,更强调力量。新一代选手的打法更趋于同质化,比赛也没那么好看了。)
一、乒乓球拍基础知识
课代表笔记:
球拍分为短柄的直拍和长柄的横拍两大类。
球拍分为底板和套胶。尽量不要买成品拍。
我们市面上经常看到的球拍有两大类,分别是直拍和横拍。
横拍和直拍
首先看横拍和直拍的特点和握法。
直拍:拍柄短小,握法类似于筷子,灵活、轻巧、处理近台、台内球有优势。(英文名"penhold")
横拍:拍柄较长,握法类似于棍子,发力足、处理中远台的球有优势,处理台内球不如直拍灵活。(英文名"shakehand")
球拍的结构
一块乒乓球拍的结构由乒乓球拍底板、套胶(胶皮和海绵)两个部分组成。
底板 球拍中间的木材层,下文会详细介绍
套胶 贴在球拍底板的两面,主要由海绵和胶皮组成,下文也会详细介绍
在购买乒乓球拍时,如果是购买的成品拍,那么拍子在出厂时就会把套胶和底板贴好,买来就可以直接打。但是如果你想要充分地享受这项运动,那么千万别买成品拍!千万别买成品拍!千万别买成品拍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!!因为底板对于弹性的要求很高。单独购买的正品底板都是由天然木材制成,手感好,底劲足。如果是成品拍,许多商家会使用合成版制作底板,弹性差,重量大。使用这种球拍长久以后会养成错误的击球习惯。
如果是 DIY 球拍,那么就需要我们单独购买底板、套胶和胶水,粘贴后才可以使用,下文也会有详细介绍。
二、乒乓球拍底板
课代表笔记:
底板分为纯木板和纤维板。纯木板更好控球,但球速较慢;而纤维板球速较快,较难控球。
结构上看,底板从外到内分别有「面材」、「力材」、「大芯」几个层级,分别影响着小力,中力,大力下的击球手感。
首先,我们来了解乒乓球底板的基础知识。
底板是什么
乒乓球底板是一块乒乓球拍的核心部分,平整、坚硬,主要由木材构成。材质上可以分为「纯木底板」和「纤维底板」(碳素底板也是纤维底板中的一种)两个大类,不同底板类型拥有不同的特性,适宜不同的打法。
纯木底板
纯木底板指的是由天然木材制作而成的底板,特点是手感比较好,上手更加容易,持球时间长,更容易制造弧线,适合弧圈打法,稳定性好。缺点是出球速度稍慢,对发力要求高,想出高质量的球必须要把底板打透,业余选手大部分很难把底板打透。部分 5 层纯木的底板底劲力量不足。不过现在许多器材厂商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改变木材的加工工艺,许多纯木底板在材料、粘合剂等方面也有改良,在保留纯木底板良好手感与控制的基础上增加球速。
纯木底板继续细分,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结构:
单层结构
由一块比较厚的木材制作而成。最具代表性的是桧木,桧木重量轻,弹性好,底劲很足,适合弧圈、快攻打法,但是成材慢,产量少,工艺复杂,价格昂贵,板子比较厚,一般都在 8 毫米以上,市面上比较少见。
多层结构
多层结构的球拍是将源材料分为多层,分别有「面材」、「力材」、「大芯」几个层级,逐层粘合起来形成一块底板,一般 5 层与 7 层结构比较多。「面材」影响中小力量下的持球感,「力材」提供支撑和抓球的手感,影响中等力量下的击球手感,「大芯」提供绝对力量,即大力击球时的球速和手感反馈。
5 层结构一般由 2 层面材,2 层力材和 1 层大芯组成,这个结构的底板一般会稍薄,这个是市面上见到的最多的结构,5 层结构通常控制力好,容易制造弧圈,适合以弧圈为主的打法,但是缺点是力量不足,推挡,防守时不好借力,进攻时球速相比 7 层结构也慢一点。代表版型:Stiga OC。
7 层结构一般由 2 层面材,多层力材和大芯组成,特点是板身更厚,出球速度快,击打球能力比较好,但是制造弧圈能力稍弱,因此更偏向于快攻结合弧圈打法。代表板型:Stiga CL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现在许多底板厂商都从材料、粘合剂等方面做了优化,使得 5 层、7 层结构的纯木板缺点缩小,向更加均衡,更加全面,更符合当下技术主流的方向发展。
纤维(碳素)底板
纤维底板是在纯木底板(5 层或 7 层)的基础上添加纤维层(代表厂商:蝴蝶),我们平时所说的碳素底板,也是纤维底板的一种,「碳素」代表纤维的类型。
大部分纤维底板的特点是出球速度加快,借力更好,对发力要求也不是特别高。缺点是手感不稳定,难以掌控,相比纯木板来说,手感要差些。部分纤维底板挑套胶,如果搭配不合适的套胶手感会更差。
纤维底板都是基于多层结构衍生而来。主要材料还是木材,国际乒联规定纤维底板的木材占比要超过85%。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纤底板采用的都是 5木 + 2 纤维层的结构。纤维种类也比较多,比如纯碳,芳碳混编,玻璃纤维,芳基纤维等等,这些纤维层各具特色,加在底板中赋予了底板更多的特性。
下面简单列举几种常见纤维特点:
碳素纤维:球感较硬,受打击震动幅度较小,脱板快,震动到静止恢复时间较长,不易形成较强的底劲。
蓝芳基:韧性较好,震动幅度大,手感偏软,可以延长球停留在底板上的时间,也较有底劲,通常与碳素纤维混编互补性能。
黄芳基:相比蓝芳基震幅稍大,手感更柔软,形变恢复时间更快,底劲很突出,但不如蓝芳脆,更容易设计出好控的底板,而且成本比蓝芳低,因此国产较多使用。
红芳基:手感柔合,底劲比蓝黄芳基要弱,一般全能型纤维底板使用。
ZL 纤维:相比比芳基类纤维有更好的弹性,更柔软,震动恢复更快,重量更轻,可以配合更重的木材,设计上灵活性更高。
玻璃纤维:击球柔合,手感和纯木接近,震动恢复时间较长,一般和较厚大芯搭配平衡强度和底劲
从纤维底板添加的方式来看,又可以将纤维底板再分为两类,分别是「外置纤维」和「内置纤维」。
外置纤维
外置纤维是指底板的纤维层在面材层下面,这种底板的纤维层因为靠近面材,所以手感一般会偏硬,出球速度比较快,在小力量下球速提高比较明显,弹性较好,借力较好。手感方面,因为纤维层过早介入所以相对难以控制。代表板型:蝴蝶王系列。
内置纤维
内置纤维的纤维层比外置纤维嵌入的更深,在力材层下面,靠近芯材层。这种底板的纤维层因为嵌入较深,所以在小力量下拥有接近纯木的手感,控制力较好,退台发力对抗时,又拥有较好的弧线制造能力,透板(大力)击球时,底劲很充实,弧线也很饱满。但这类底板在中等力量的时候(打透力材但未达大芯)力的传递不够流畅,力量小时弹性也小。这导致处理一些过度球时手感不稳定,不过从乒乓球改为 40mm 以后这个结构现在也广泛被大家喜爱,既能享受纯木的手感又能体会纤维的特性叠加。代表板型:蝴蝶 InnerForce 系列。
三、乒乓球拍套胶
课代表笔记:
* 套胶目前有反胶(表面光滑,有粘性,主流,击球威力最大)、正胶(表面为短小硬颗粒,球速快而稳定,刘国梁使用)、生胶(表面为短小软颗粒,击球快速低平,伊藤美诚使用)、长胶(表面为较长软颗粒,非常古怪,削球手和老大爷的最爱)、防弧(没人用了,不知道也罢)
* 海绵分为高密度海绵(通常与较软的胶皮搭配)与蛋糕海绵(通常与较硬的胶皮搭配)。
套胶是什么
套胶就是把海绵和胶皮粘好一起出售的产品,粘贴在底板的两面。主流套胶分为反胶、颗粒套胶(生胶、长胶、正胶)、防弧套胶几大类,不同种类的套胶拥有不同的特性,在广大乒乓球选手中使用,反胶使用人群最多。
主流套胶类型
反胶
反胶是颗粒向内与海绵层粘合,胶皮面平整,且与球的接触面积大,相比其他几类套胶,拥有较好的弹性、较强的摩擦力和制造旋转的能力,能吃住球。在反胶中又分「粘性反胶」和「涩性反胶」两类
粘性反胶:胶皮表面很粘,制造旋转的能力强,适合弧圈结合快攻打法。
涩性反胶:胶皮表面粘性不大,弹性好,速度快,容易借力,制造旋转的能力弱于粘性反胶,强于颗粒套胶和防弧套胶,涩性反胶制造旋转主要靠吃住球厚摩擦。
因为反胶的这些特点,使得反胶的打法非常多样,且进攻性十足,所以反胶也是市面上使用最广泛的套胶。
长胶
长胶是颗粒向外,高度一般超过1.5毫米。这种胶皮的胶粒很软,颗粒细长,支撑力小。这些特点导致拍面打滑,主动制造旋转的能力几乎没有。这样的特点也使得长胶可以被动制造旋转,主要取决于受力,受力越强旋转越强,受力越小旋转越弱,接上旋回过去是下旋,而接下旋回过去是上旋,所以常会给不适应这种胶皮的人带来许多困扰。
正胶
和反胶刚好相反,正胶就是把胶粒朝上贴在球拍上或海绵上。正胶胶粒的高度一般在 0.8 - 1.0 毫米之间,常被中国传统的直板近台快攻打法所使用。这类胶皮在击球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,而且也有一定弹性,能够更好的与海绵和底板一起发挥作用,有利于提高击球的速度和力量。但由于是胶粒朝上,且颗粒一般较硬,缺乏粘性,所以制造旋转的能力也较弱。
生胶
生胶的结构和正胶相似,都是胶粒朝上,但区别是是胶体的含胶量比正贴胶皮要大,颗粒相比正胶偏软,弹性相对也较好。与正胶相比,生胶的主要特点是出球速度明显加快,适合运动员自己主动发力。击球时,发力的情况下,击出去的球略下沉。生胶的主要缺点是摩擦力小,不容易制造旋转。力量掌握不好时,击球容易打滑下网。
防弧套胶
和反胶有着相似结构,专门对付弧圈球的反胶海绵胶皮。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,表面较光滑,摩擦力很低,击出球运行速度较慢、弧线较短,落台后下沉飘忽,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,对付弧圈球时不易出界,且使对方不好连续进攻。
由于该套胶限制较多,且用途单一,所以使用防弧套胶的人群目前已经很少了。
套胶海绵
套胶的海绵层大体分为两类「高密度海绵」、「蛋糕海绵」
蛋糕海绵:海绵孔比较大,吃球感觉好,能包住球。(例如:天弓系列套胶)
高密度海绵:偏手感硬,速度快,弹性好,一般搭配粘性胶皮。(例如:狂飙系列套胶)
套胶硬度
套胶硬度一般指海绵层的硬度,是物理学中所说的邵氏硬度。
国产套胶海绵硬度的测试标准有邵氏 A 即针式(例如:红双喜)和邵氏 W 即球式(例如:729)两种标准。
换算关系:
偏软:邵氏W 43-44度 ≈ 邵氏A 38 度
中等:邵氏W 45-46度 ≈ 邵氏A 39 度
偏硬:邵氏W 47-48度 ≈ 邵氏A 40 度
一般来说
偏软的套胶控制力更好,球速更慢,更容易打透,适合新手入门。
偏硬的套胶球速更快,出球质量更高,依赖发力,不容易打透,推荐有一定基础的球友配置。
灌胶、灌油
由于套胶海绵材料的特性,在与一些溶剂结合时会有变化,所以就有了「灌胶」和「灌油」的说法。
灌胶和灌油的目的是一致的,能够增加弹性、软化海绵、增加吃球感、旋转更强、速度更快、底劲更足。
当然,它们也有一些区别。
灌胶:起效快,灌完后立即可以起效,但有机胶水的气味往往带毒性,对身体不好,效果提升的持续时间较短,根据胶水的不同持续时间一般在几个小时至 1,2 天。
灌油:需要提前操作,时间消耗 1 - 3 天甚至更长,无毒,且对身体影响较小,灌油后的效果提升持续时间较长,一般根据油的种类不同能持续 半个月至 3 个月不等。
这里就不详细介绍具体的灌胶、灌油步骤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检索相应视频观看。
套胶内能
有时,我们会看到一些套胶的特点里提到「内能」这个词,那「内能」是什么意思呢?
内能是指套胶内部蕴藏的能量,一般内能套胶在出厂前,会提前做膨胀和拉伸处理,以提升的套胶内能,内能充足的套胶,弹性好,效果接近灌胶之后的效果。
但是注意,内能套胶的膨胀和拉伸处理和灌胶灌油是不一样的,不同型号的内能套胶,使用的工艺也有区别。内能套胶使用时间长了之后,也会有内能丢失的情况,内能丢失之后,弹性会减弱,同时手感也会下降。
内能套胶用什么胶水粘贴?
推荐使用无机胶水,不建议用有机胶水,和灌胶的原理类似,有机胶水会膨胀海绵,而膨胀会损害部分内能套胶的结构,如果一定要用有机胶水粘贴,不要刷多了,控制好量,避免出现缩胶,易脱落等症状。
内能套胶能灌胶灌油吗?
能,但需要注意几点。
刚买回来不用灌,一般会在内能丢失之后灌(至少使用 1 - 3 个月)
不同内能套胶结构会有差异,大部分的内能套胶都不推荐灌胶,因为灌胶会损害海绵结构,缩短套胶寿命。但是灌油一般都支持,不过要注意不同的膨胀油针对不同类型的海绵,灌之前要确定油和海绵能匹配。
虽然能灌油,但也要注意次数,灌的次数太多始终是有损害的。
四、乒乓球拍胶水、膨胀油
课代表笔记:
粘胶屁的胶水分为有机胶水与无机胶水。有机胶水配合灌油可以给胶皮额外弹性,但是比赛禁用。无机胶水粘得很牢,目前比赛可用。
乒乓球胶水是「底板」和「套胶」的粘合剂,胶水除了能将粘合底板和套胶之外,不同类型的胶水也有不同的功效。按胶水类型可以分为「有机胶水」和「无机胶水」两大类。
有机胶水
有机胶水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分子和有机溶剂,溶胶挥发之后留下的橡胶分子交联成高分子,起到粘合作用。胶水的成分中通常有机溶剂的比例要高于橡胶成分,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环己烷,庚烷等。这也是目前通用的胶水,能够对套胶起到膨胀作用,但气味难闻,且有一点毒性,短时间吸入无碍,但长时间吸入会有咳嗽,头晕等症状,对身体有害。
注:随着国际乒联推行无机胶水,正规的专业比赛会对乒乓球拍做检测,所以有机胶水不能在专业比赛中使用。但即便如此,在业余乒乓球环境下和非专业比赛中,有机胶水还是很广泛的被大家使用。
无机胶水
无机胶水的主要成份是无机物粘合剂,无毒,可溶于水,是目前专业运动员使用的胶水类型。无机胶水相比有机胶水干的更慢,且不会膨胀胶皮。
膨胀油
膨胀油又叫膨胀剂,作用是增加了海绵的弹性,具体作用可参考上文「灌油」一节的介绍。膨胀油一般不含任何毒性气体和气味,也不带粘合效果,仅仅只能起到膨胀海绵的作用。通常,膨胀油会配合无机胶水一起使用。
网上也有说刷膨胀油之前刷两层无机打底的说法,这是为了能锁住膨胀油,防止挥发太快,效果持续时间变短。当然,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。
膨胀油的成分是膨胀油的核心,各个厂商为了保证竞争力,膨胀油的成分不公开,业内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,所以也就导致不同品牌、不同类型的膨胀油增能的效果细节可能会有一些差距。
常用胶水、膨胀油推荐
有机胶水性价比首选:
便宜好用,无论是不灌胶还是灌胶的球友,都可以选择,莹恋的这款粘性会更好一点。
四、常见问题
新手入门训练、业余爱好推荐什么球拍
常用底板:银河 MC-2、银河 U2、红双喜劲极7、Stiga OC、Stiga CLCR
常用套胶:狂飙3、狂飙8、天极3、729-5、729-08、729 焦点3
如何 DIY 球拍
具体的步骤和视频教程网上有很多,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。
需要的工具:
底板、套胶、胶水(有机或无机均可)
剪刀或美工刀:用于裁切套胶,一般 2 选 1 即可,我个人更习惯用剪刀。剪刀推荐用刀刃长一些的,美工刀最好用大号的,否则操作起来很难受,而且容易裁切的不好看。
垫板:可选,有垫板更方便操作,如果使用美工刀最好准备一个垫板,避免把桌子划伤。
滚胶棒:可选,可以用其他圆柱体代替,例如筷子,擀面杖,水瓶,水杯等等。
再说几个需要注意的点吧:
无论是刷有机胶水,还是无机胶水,都要刷平整,刷均匀,干了再贴,不要刷的凹凸不平。
剪刀/美工刀的刀片一定要锋利,美工刀最好用新刀片,否则裁切套胶的时候容易出现「藕断丝连」的情况,很难受,而且也不好看。
球拍日常怎么保养
每次打完球后,用海绵蘸点水把灰尘擦干净,也可以用保养套装的清洁剂,贴上护膜放入拍套中即可。(贴护膜的时候要保证胶皮表面干燥)
注:球拍应避免在高温、潮湿的环境下保存,避免太阳光直射,反胶尽量配备护膜,避免长期与空气接触。
底板拉丝怎么处理
底板拉丝,是指在粘贴胶皮后再撕下来时会把底板表面的面材层带下来,对底板造成了损坏。如下图:
如果拉丝不严重(只拉下来一点木屑),实际打球是无感的,如果把面材拉坏了,那就会对击球产生影响。底板是否拉丝主要取决于面材的工艺,只要不是很严重的拉丝影响不大。
如果出现拉丝的情况,可以使用底板专用护木液,薄薄的涂一层在底板上,晾干后即可。
怎么搭配底板和套胶
底板和套胶的搭配多种多样,往往根据个人的打法而定,所以套路很多,并没有一定好且适合所有人的搭配。所以这里我只给一个通用的搭配思路,这种搭配思路可以满足 95% 以上球友使用场景。思路如下:
「新手选纯木,有基础选纤维,主动发力选粘性,喜欢借力选涩性」
偏硬的硬板:大部分纤维板、部分 7 层纯木
偏软的底板:5 层纯木,部分 7 层纯木
套胶的硬度:主要根据套胶的度数决定,国内的套胶可以参考上文「套胶硬度」一节,国外的套胶一般也会按照硬度分类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「如何搭配」的内容,可以阅读
一篇读懂乒乓球拍底板和套胶怎么搭配
底板和套胶能多久
因人而异,看使用情况,国家队的队员大赛时期 2 天左右就会换一次,平时训练一片套胶使用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 1 个月,但大众肯定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强度。
我们先说套胶,套胶的使用寿命往往要短一些,也分套胶种类。
粘性反胶:如果保养的好,使用强度不大(低于一周 6 小时),用 1 年是没有问题的。
涩性反胶:保养好,强度不大,相比粘性反胶还能再长一点儿。
颗粒套胶(长胶、生胶、正胶):保养好,使用寿命一般是粘性反胶的 3 倍以上。
当然,粘性反胶用了一年之后也不会就突然就不能用了,也能打,只是胶面的摩擦力以及海绵的活性会有影响,击球性能下降是一个逐步衰退的过程。
再说说底板,底板的使用寿命很长,对 99% 的业余爱好者来说,使用寿命没有上限,只要不磕不碰,不严重拉丝,不受潮,没打坏,就可以一直用,我经常在公园、小区看到一些大爷拿着 20 多年前的底板打,一样很好打。
但是对专业运动员来说,因为训练强度很大,而且发力很足,所以也会出现底板被打的很「粉」的场景,导致底板的底劲丢失,这时也是需要更换底板的。
PS:很多球友出于烧拍的心理,也会经常换底板,比如我个人近 5 年就换了 3 块底板,这并不是底板不能用了,只是个人的心理作祟。
如何除去残胶(套胶和底板多次粘贴后的残余胶水)
直接用手搓很容易把海绵搓碎,推荐刷一层胶水,吹干后用手搓或者用废旧胶皮的海绵去擦即可。